足迹
大明:最后的咸鱼太子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2章 自尽而亡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仪式结束后,众官开始宣读奏疏。
    越听,亡国的脸色愈凝重。
    奏疏的内容大多涉及灾荒、瘟疫、天灾、人祸!
    没有一件是好消息,除了这四大主题,还有一项是战争。
    不是李自成就是建州军,还有那些蒙古部落,时常扰边境,令人头疼不已。
    终于轮到范复粹,他走上前展开奏疏开始控诉:
    "陛下,微臣要弹劾当今太子。太子虽有守卫开封之功,但这并非他一人之力,而是全城将士共同努力的结果。
    而且微臣听说,太子在开封屠戮官员十余人,手段残忍,生活奢侈,在开封更是过着最豪华的生活。"
    太子不仅怂恿军中主帅杀害神机营士卒,还对大理寺寺卿之子下手,最令人愤慨的是,他在圣旨下达前便处死了罪臣赵国公。这种公然无视圣上的举动,暴露了太子目无法纪、骄纵放肆、随心所欲的性格。臣恳请严惩!
    此言一出,大理寺寺卿已伏地痛哭:“恳请圣上为犬子主持公道!”
    众人皆按惯例诵读奏章,唯独范复粹是来控诉的,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。
    其实,亡国听罢这些,表面平静如水,心中怒火难抑。
    不错,他所指责的,确是太子所为。然而,他对太子为何这样做却只字未提。
    于是,亡国直截了当地问:“爱卿可知太子为何如此行事?是否查明缘由?”
    “未曾详查,但无论原委,此等行为已然轻慢圣意,失了仁德之心,怎能成为一代贤君?太子必须接受惩戒!”
    范复粹继续振振有词。
    这时,周延儒上前说道:“陛下,臣知晓太子此举背后的原因,臣以为不应责罚,而应褒奖。”
    范复粹料到此人必会反驳,遂冷笑一声:“不知太傅有何高见?太子如此滥杀无辜,对大明是福是祸?”
    “依臣所闻,太子杀大理寺寺卿之子,因对方击鼓三次后才整队,且态度狂妄,当众顶撞主帅。当时正值战时,这般行径,难道不该处置?
    至于说太子奢侈跋扈,更是无稽之谈。按照规矩,太子的衣食住行皆是最高等级,但他并未沉溺其中,反而亲赴城头督战。这一行动的风险暂且不论,你们难道都忘了,太子独自斩杀敌方三名将领,击溃李自成先锋部队的事迹了吗?
    若非太子挺身而出,开封早已沦陷。可以说,此乃太子与将士合力的结果,但太子无疑是功!”
    这话意在指出,范复粹只盯着太子的缺点,却忽略了他诸多功绩,分明是刻意找茬。
    但范复粹坚持认为,太子擅杀无辜的行为不可取。
    于是,两人争论起来。
    “够了!都给朕闭嘴!此事留待日后定夺。还有别的奏报吗?”
    亡国有些倦意,只想快些结束议事回宫休息。
    “陛下,臣尚有要事禀报!”周延儒立刻说道。
    “若仍是太子相关之事,你也别开口了。”那人摆摆手。
    “不是太子的事,是左良玉将军因轻敌败给张献忠,督战的杨嗣昌得知后愤懑而亡,如今川陕无兵可守,局势危急,恳请陛下定夺!”周延儒字字铿锵。
    对方万万没料到周延儒竟说出如此大事。
    他沉思良久,说道:“退朝后,内阁至乾清宫。”
    随后,又有几份奏折宣读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zfxs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