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1987我的年代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41章冤家碰头(第3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陈小米??!!
    这么巧的吗?冤家路窄是这样诠释的吗?
    真是陈家那个臭娘们?
    李恒有点儿不敢信,这老天爷也忒会玩了吧,老子正想用“文学”找她晦气呢,没想到就亲自送上门来了。
    这他娘的比中国邮政投送还精准啊!
    见电话里边没动静,陈小米再次问:“你好,还在吗?”
    “在的,我就是十二月。”李恒压住心中的快乐,平静回答。
    一波三折,终于找到作家本人了,陈小米暗自松了口气,然后优雅地说:
    “恭喜你十二月,您的《活着》已经通过了我们的初审,我现在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?”
    李恒道:“可以。”
    陈小米先是问:“您是邵阳本地人?”
    李恒道:“对的。”
    陈小米微笑说:“真巧,我也是邵阳人,没想到咱们还是老乡哩,您的《活着》写得很有感染力。”
    嗯,我知道你丫是邵阳的,老子就是奔着你来的…
    不过你这婆娘一口一个“您”,听得真是带感啊。
    李恒开心腹诽,面上却表现的十分谦虚:“谢谢,你过奖了。”
    几句交谈下来,陈小米感觉对方的态度还是不错的,比自己预想的要好很多。
    她接着问了一个戴叔和主编特别关心的问题:“《活着》后面还有多少字?”
    李恒悉数回答:“全文总共是13万5000字左右,邮寄了4万到贵社,后面大概还有9万5000字。”
    陈小米用笔记录下来,然后说:“《活着》前面4万字写得不错,我们已经接受你的投稿,您看什么时候可以把后续部分寄过来?”
    本来呢,人民文学的编辑对新生作者一般不会这么客气的。
    但李恒成熟版的《活着》带给编辑部的影响很大,文笔、故事和思想性都无比老练,无可挑剔。
    陈小米认为对方将来必成一代文学大家,自己没什么可以指导的地方,所以秉着打好交情的想法,她表现得十分客气。
    李恒没谈邮寄的事,而是反问:“我可以先问一个问题不?”
    陈小米说:“您请问。”
    李恒问:“贵社给我的稿费是多少?”
    这问题,陈小米听得有些蒙。
    她入职两年了,打过交道的作家无数,别的作家能在“人民文学”表文章就已经显得非常高兴了,哪会这般第一次联系就主动询问稿费的?
    文学这么高雅的事,哪会这般庸俗开口谈钱的?
    再说了,不都是“人民文学”定多少就是多少么?
    这位不会是个财迷吧?
    可也太财迷了,分不清场合?
    亏自己刚才还认为对方是个好相处的来着,没曾想打脸这么快。
    就在陈小米琢磨着措辞时,电话那头忽然传来一个对话声。
    只见一女的在问作家十二月:“这是《收获》杂志的电话么?”
    紧接着那边有个若有若无的声调:“嘘!”
    得!
    这一下子陈小米已经不只是蒙了,而是犹如天打五雷轰,整个人直接傻在了原地,透心凉!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zfxs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