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大明:力挺徐妙云,干翻朱棣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怕生乱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众人安慰一番,催促黄易接着讲。
    黄易笑着说道:“秦国因为变法强国,上下一心嗷嗷叫的展,并且有了秦律的约束,然后就有了代代强盛。”
    “但同时期的其他六国,却依然因循守旧,保持着奴隶制度,国力进展缓慢,甚至有些同样贪腐成风,权贵越奢靡,朝政越昏暗。”
    “此消彼长,因此才有了大秦六世积累,最后一统天下。”
    “这就是制度制胜的明证!当时的秦国完全变成了一座战争机器,就是因为以法治国的制度约束,这个制度越了其他国家,因此才能走在前面。”
    众人纷纷点头。
    有人竖起大拇指,“兄台真是好学问,如果的先生都是你这样,别说是这帮孩子了,就是我们这帮大老粗去了也能听懂。”
    老朱心中腹议,这不废话吗?这小子号称天下第一名师,可不是白叫的。
    那名求学的书生上前恭敬行礼,“多谢先生,今日这一课,学生受益匪浅,请先生留下姓名,学生日夜感念。”
    黄易笑着摆手:“无须如此,传道受业罢了,正是有你这样爱学的后辈,天下文脉才能香火不绝。”
    “你游历天下是为了以天地自然为师求证学问,将来好学以致用。如果今日这番遭遇闲聊,若能于你求学有利,已是缘分使然,不用介怀,更不用记住我是谁。”
    “活到老学到老,天下万事万物皆可为师师,若都要记住,是记不过来的,有心足矣。”
    对方再次感谢。
    有百姓嫌不过瘾,开口催促道:“兄台讲的精彩,而且很长见识,能不能再给我们讲一段?我做过十多趟火车,这是最有趣的一趟。”
    “对呀兄台,不过瘾啊,你多讲点……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黄易刚想答应下来,旁边的老朱开口了,“照你这么说,商鞅变法是制度的前?大明真就不如关中?你如何证明关中的太平不是一时红火?将来不会变得跟大明一样?”
    其他人不乐意了,“老爷子,大明眼看就要黄摊子了,您也过来逃难跟女儿女婿生活了,何必再操那个心?”
    “对呀,这不明摆着吗?如果关中的制度不比大明更好,又岂能打败大明,一统天下呢?”
    对呀!
    众人纷纷站出来反驳老皇帝。
    老朱才不在乎一帮旁人,只是盯着黄易。
    “关中就没有权贵?关中的官员就不会欺负百姓?我不信!”
    黄易哈哈大笑起来,这个问题问的好。
    “您不妨问问在场的大家,他们怕不怕当官的?”
    老朱转头看去,众人纷纷自信摇头。
    “嗨,老爷子,合着您什么都不知道呀?”
    我该知道什么?
    “在关中治下,当官、种田、经商,只是职业不同,没有高低贵贱之分。”
    “没错,按侯爷的话说:社会分工不同。有人喜欢种田,有人喜欢经商,有人喜欢当官。那就让喜欢种田的人种田打粮食,喜欢经商的人出去做买卖,喜欢当官的人去做官给百姓办事。”
    “而且关中的各级官员是百姓选出来的,不是上面任命的。比如村长、县令,三年一选,如果做的不好,下次百姓不选了,他就下来成百姓了。”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zfxs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